看到一個提問,說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人,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了。
事實上,曾經的女人,幸福的比例也並不多。
只是在過去那個時代,很多女人即使不幸福,但是也不會離婚,不會被看見,不會各種去言說,只會默默去忍受,覺得無可奈何。
過去的女性,很多是在忍受,而在當下,女人越來越可以發聲,也越來越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所以,不幸福也就開始被看見了,成爲了一種現象。
真的就是,婚姻的真相往往就是如此,太多的女性,在婚姻中都過得不太好。
身心俱疲,超負荷,一直都在承受著許多。
為什麼會如此,背後的緣由,還真的就並沒有那麼簡單。
好些男性,沒那麼負責。
對於婚姻,女人往往會希望找到一個很愛自己的人,即使結婚的時候沒有很愛,在結婚以後,往往也希望可以好好去過。
兩個人之間有感情,有愛,能夠一起去承擔許多的事情。
但事實上,不少的男性選擇結婚,真的並不是因為多麼喜歡,多麼想要去結婚,不過只是爲了完成結婚這件事,爲了得到性,爲了實現傳宗接代。
對女人真的就沒有太多的感情,甚至都沒有當成自己人,哪怕結婚多年,也只是很淡漠,根本就不會去在意女人的感受,甚至都未必願意為女人付出和花費。
與此同時,對於家裏的很多事情,部分男性會願意去分擔,和女人一起做,但是好些男性卻並沒有那樣的意識,只會認為那是女人的事情。
結果往往就是,女人要自己養自己,還得不到愛,還有著很多沉重的家務和重擔。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自然不可能覺得幸福,不會一加一大於等於二,反而只會比單身的時候更加的辛苦,也更加的無助。
女性從小就會馴化,要付出,要犧牲,要承擔很多,在這一點,男性真的並沒有被要求,被期待,被教養,彷彿就只要賺錢就好了。
生育代價,很難發展自我。
和一個男人結婚,結婚以後,生孩子往往就會被提上日程。一旦生了孩子過後,女人會面臨的,那真的是超乎想象的。
養育一個孩子,那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的錢,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在孩子的身上投入很多。
太多的女性,還會因為沒有人帶孩子,不得不選擇成為一名家庭主婦,全職媽媽,在那之後,再難以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好些年都只會放在孩子身上。
對於孩子,好些男性也是缺位的,覺得那是女人的事情,總是不想被打擾,只希望在生了孩子以後,還是可以那麼自由,可以自由自在的,過著以前的生活。
而當男人缺席,女人自然也就必須拿出更多的自己,再也沒有了自己。此後,把心思都放在家庭當中,放在孩子身上。
當一個女人開始不再有自己,自然也就會開始覺得困頓,麻木,不快樂。
即使養育孩子,也心甘情願,覺得孩子很可愛,很治癒,還是會因為自己把日子過得亂七八糟,再也沒有了夢想,放棄了自己的追求,之後碌碌無為而難受。
沒有了自我的人,很難發自內心的覺得快樂,尤其是當承受了太多,根本就顧不上自己了。
過於看重愛情,精神不獨立。
當然也還是有比較靠譜的男性,賺錢養家,也會在家裏有所分擔。
對家庭,對女人,對孩子,都還算是不錯。
只是即使如此,兩個人必然還是總會有很多的矛盾和衝突,在好些時候,也依舊還是會顧不上女人的感受,會有所忽視,不如女人所想。
當男人是這個樣子,並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女人則是不一樣,從小的成長環境,那讓男人在家庭之餘,還有自己的生活,但是讓太多女人,卻會完全關注於家庭。
把所有的自己都依附於家庭,依附於男人,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各種不滿意,就覺得自己好可憐,就認為自己很不幸。
而那所有的不幸,真的沒有辦法避免,畢竟彼此總是會有著一些不同,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會沒有辦法完全顧及到,始終那麼的到位。
所以,但凡一個女人太過於依附,把愛情看得太重要,成爲了生命之最,那麼不幸福是必然的,沒有誰能夠承載誰的人生,每個人的生活,都必須自己負責。
看重家庭,在乎愛情,同時能夠去繁榮自己的精神家園,讓自己一直有喜歡的事情,有自己的圈子,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纔可能擺脫不幸。
越來越多的女人,感到婚姻不幸福。
是過去的女人承受了太多,現在的女人還沒有找到一個平衡,需要兼顧的太多。
也是不少的男性還沒有轉變,沒做到去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更是人與人之間相處,那本來就很難,女性對愛情看得太重,做不到收放自如,總是容易糾結一些事,總是容易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對此,女人覺得不幸福,男人其實也是。
還需要一些時間,去各自完善,找到一個全新的秩序。
也需要都能夠不斷去學習愛,好好溝通,為家庭付出,少計較,多包容。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