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臺灣演藝圈有一則報道引發了不少人的討論。
那就是臺劇版《我們的藍調時光》可能重啟開拍。
這部劇被偶像劇教母柴智屏買下版權,去年宣佈開拍後,一路波折不斷。
當時臺媒報道,因為吳慷仁的辭演導致該劇停擺,而吳慷仁事後反駁,他從未答應接拍該劇,只是接受到了邀約,並未答應。
他還痛批該劇,不該讓他的拒演成為停拍的理由。
昨日臺媒報道該劇將重啟,並爆料出一大堆邀約名單。
但我並不看好,原因稍後贅述。
據悉,柴智屏為該劇找演員就相當費心。日前傳出演出名單中,除了有周渝民(仔仔)外,還有影帝阮經天。
此外,許瑋甯也接獲邀約,而許瑋甯和阮經天曾是情侶。
二人共同出演,勢必充滿話題。
近期,阮經天正在拍攝臺劇《沉默的審判》,該劇是《周處除三害》換班人馬再度合作的臺劇。
除該劇外,阮經天也收到臺版《我們的藍調時光》演出邀約。
臺媒報道柴智屏透過各方人脈與關係,積極向阮經天表達合作意願。
除了阮經天外,稍早也傳出演員裡還有仔仔周渝民。
而去年底傳出的該劇演員名單還有張震、楊祐寧以及女星鍾欣凌、許瑋甯、張鈞甯等。
據瞭解,許瑋甯的確接獲邀約,但尚未答覆。
而該劇的製作費預計高達1億,這在臺劇裡,算是一個天價製作費。
從目前媒體傳出的邀約名單中,每一位都是大咖演員,兼具人氣和實力。
即便該劇真的能夠邀約成功,我也並不看好該劇。
原因就在於現如今的觀眾選擇眾多,不需要去觀看一個複製品。
也許臺劇版能夠拍出自己的風格。
但因為韓劇版珠玉在前,觀眾難免內心會形成比較。
口碑崩塌幾乎可以預見,歷來翻拍作品成功的案例相當少,不止臺劇翻拍韓劇成功案例少,韓劇翻拍臺劇亦是。
去年的韓版《想見你》就是個例子。
現如今臺劇中的型別劇和愛情劇幾乎是完全相反的境遇。
臺灣型別劇佳作頻出,像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八尺門的辯護人》等都在深度和題材上讓觀眾直呼已是next level。
然而臺灣的愛情劇卻幾乎失去了市場,不止在內地,在臺灣也是。
但從Netflix臺灣收視榜可看出,愛情劇、甜寵劇在臺灣市場相當大,因為陸劇、韓劇幾乎經常上榜。
但臺灣的愛情劇卻遭到了本地觀眾的拋棄,數量也越來越少。
看到臺版《我們的藍調時光》被翻拍的訊息。
我想說,臺灣的演藝界應該走出“韓劇崇拜”的迷思。
這一塊,在愛情劇題材的開發上尤其嚴重,許多知名的製作人和媒體人,有很濃重的韓劇濾鏡,都在以韓劇為標準。
其實大可不必。
韓劇的確相當會拍愛情劇,但真的具有可複製性嗎?
現如今影視作品的核心還是獨特性和差異性。
臺灣愛情劇有自己的風格,早年的臺偶也和韓劇風格完全不同。
臺灣具備拍優質愛情劇的一切條件,演員顏值高,氣質極具辨識度,演技佳又敬業。
臺灣的風景又好,缺的就是新穎的愛情故事。
臺灣愛情劇的出路在於應該堅守自己的風格並做到極致,一定有市場。
這幾年臺灣愛情劇精品真的太少太少,我想創作者也陷入了迷茫期。
但堅守住自己的風格,仍是臺灣愛情劇重新獲得觀眾青睞的唯一方式。
翻拍是看似保險但成功率不高的方式。
期待臺灣愛情劇也能轉型成功,未來有讓人驚喜的作品。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