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瞬間都成為永恆,關注我,開啟你的攝影旅程,大家有感興趣 的方向,可以點贊留言~
作為一個曾經的攝影小白,我深知初學者在剛入門時會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困惑。今天,我將透過自己的實踐經驗,幫助你在攝影的道路上少走彎路。看完之後,你一定能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脫穎而出!
01
—
第一單元 照片拍攝基礎知識
1.認識曝光三要素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表達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光圈越大,感光原件接收的光亮就越多,得到的照片就會越亮。反而光圈越小,接收的光亮就越少,得到的照片就會越暗。
光圈的首要影響就是照片的明暗,我們可以把光圈比作一扇門。房間裡是完全黑暗的環境。門開的越大,房間裡就會越亮,反而門開的越小房間就會越暗。
光圈數值的大小對照片的影響,光圈的數值用 F 來表示。但是 F 數值的大小和光圈的大小正好相反!
光圈還影響背景的虛實(景深),光圈不僅僅影響曝光量的大小還影響背景的虛與實。我們將照片背景的虛實稱之為景深
快門是攝像器材中用來控制光線照射感光元件時間的裝置,位於相機機身或者鏡頭中。快門速度單位是“秒”,相鄰兩級的快門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常見的快門速度有: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等。
快門的首要影響依舊是照片的明暗。我們仍然用門的思維來理解快門。門開的大小我們稱之為光圈。那麼,門開的快和慢就是快門。我們把進到屋子的光想象可以永久留在屋子裏。開門只是一瞬間。開的時間越短,進來的光就越少。反而開的時間越長,進來的光就越多。這也就是快門對照片明暗的影響。
快門數值的大小,對照片的影響。我們已經知道了光圈對照片明暗的影響。我們將照片的光圈控制不動。來看一下快門對明暗的影響。
快門還影響照片中運動物體的虛實,快門數值越大,我們越能記錄一瞬間的影像。反而快門數值越小我們能記錄移動物體在快門開合過程中的運動軌跡!
試著理解一下快門對照片的影響!
快門速度慢,所以記錄了車行駛的軌跡,車燈變成了拖影。快門速度快,記錄了滑雪選手一瞬間的動作並且飛起的雪花也定格在了空中!
感光度,早在膠片時代我們的攝影生活就默默遵循這一行業標準,購買膠捲時包裝上都會標示ISO 100、ISO 200、ISO400這樣的字樣,此處的ISO數值越大,表示膠捲的感光速度越快,意味著ISO數值高的膠捲,只需要較弱的光線就能使膠捲生成影像,以便在同樣亮度的光線條件下,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或較高的快門速度,即感光度與所需的曝光量成反比。舉個例子來說,ISO 100的曝光速度比ISO 50快一倍,因為在相同情況下使用ISO 50時曝光1/125秒,如果換用ISO 100的膠捲只要1/250秒。
ISO數值的大小對照片的影響,同樣的道理。我們將光圈和快門速度控制不動,看一看只通過感光度的調整對照片的影響。
更高的感光度可以讓我們在更加暗的環境進行拍攝。但是過高的感光度會使照片產生噪點!
02
—
第二單元 構圖的原則
構圖,造型藝術術語,指繪畫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適當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協調的完整的畫面。
構圖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正”要做到橫平豎直。只有橫平豎直的構圖纔是讓人看上去舒適的!
橫平豎直的畫面讓人感覺穩定、平靜、和諧。而傾斜的畫面讓人產生不穩定的情緒以及打破了固有的平衡從而產生危險和恐懼的情緒!
畫面中的豎線也是同樣的道理。要確保物體在照片中處於垂直狀態。有明顯垂直線和水平線的時候更要特別注意!
認識了構圖的最基本規則,我們來學習一下基礎構圖技巧!
居中構圖:將拍攝主體放置在畫面最中間。讓觀眾第一眼就能看到主體!
水平線構圖:利用圖片中的水平線或地平線。放置在畫面中間位置。達到平靜穩定的畫面語言!
三分法構圖:將畫面三等分,這樣的畫面看上去節奏更加和諧。如果此時地面低於下1/3就會覺得畫面空曠。如果天空小於上1/3則會覺得壓抑。畫面不透氣!
黃金分割線和點構圖:在橫線三分法的基礎上,我們加上豎線三分線。此時我們可以得到四個點。這四個點就是黃金分割點。我們可以在畫面中將重要的表達主體放在黃金分割線上。同時也可以將主體更重要的部分放在黃金分割點。
縱深構圖:我們還可以利用建築物的縱深結構進行畫面引導。使觀眾更快地達到是覺得中心。
框架構圖:利用畫面中的規則框架。可將表達主體的一部分至於框架之中。創造更加靈動有趣的畫面。
前景構圖:增加畫面空間感,打破照片的扁平化。使畫面更加有層次。
人物構圖如何裁切:拍攝人物時,我們不可能每一張都是全身像。大部分時候我們拍攝的人像都是半身甚至特寫居多。那我們應該從什麼位置進行裁切呢?
人像構圖的要點就是不要在關節處進行裁切!
試著在腦海中找出黃金分割線和黃金分割點!
03
—
第三單元 手機的基本操作和設定應用
1.來了解一下手機攝影
2.認識一下功能介面
3.相機輔助類設定
04
—
第四單元 後期調色——讓照片錦上添花
很多初學者在調色時容易陷入“濾鏡亂套”的困境。我曾經也犯過這樣的錯誤,現在分享一些簡單的調色思路,幫助你快速上手。
調色步驟:
選擇一個主題色:不要在一張照片上使用過多的顏色,確定一個主色調,比如冷色調的藍色或暖色調的橙色,能讓照片看起來更加協調。
適當調整曝光和對比度:調節曝光能讓畫面更加明亮或暗淡,對比度則能讓畫面層次更加分明。初學者可以先從小幅度調整開始,逐漸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
避免過度濾鏡:濾鏡的使用要謹慎,過度的濾鏡會讓照片失去真實感。VSCO等調色軟體中,選擇一些低強度的濾鏡進行微調,可以讓照片更具質感。
05
—
第五單元 關於器材——手機完全夠用
作為初學者,不必過分糾結於器材的好壞。現在的手機攝影功能已經非常強大,足以滿足日常拍攝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習構圖、姿勢和調色技巧,來提升照片的整體效果。等到你熟悉了這些基礎知識,再考慮升級器材也不遲。
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到剛入門的你,讓你在攝影的世界裏找到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用心去拍,用心去調,每一張照片都會成為你最美好的回憶。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