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青春期那些小心翼翼又熱烈到快燃燒的瞬間嗎?
在寄宿學校那間狹窄浴室裏,溼熱的水汽籠罩著一切。
一個剛出浴的女孩,悄悄地親吻自己的手腕。
是的,她不是在模仿誰,而是在重溫昨晚暗戀男生落在她手腕上的那個吻:炙熱、綿長,彷彿要點燃整個世界。
這不是一部國產青春片,卻比我們看過的大多數更懂青春。
它來自印度,名字叫《女孩終究是女孩/風紀戀愛了(港)/模範生的禁愛秘密(臺)》。
別被這個中文譯名勸退,錯過它,你可能會遺憾一整年。
女孩終究是女孩/風紀戀愛了(港)/模範生的禁愛秘密(臺)
主角米拉是一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滿分、行為端正、領導力爆表,是寄宿學校的模範學生。
更了不起的是,她還打破了學校歷史,成了第一個當上學生會長的女生。
聽起來很風光,對吧?
但這份光鮮背後,是她母親嚴苛到變態的管教:每天衣著規矩到裙子過膝,每一分一秒都按計劃行進,絲毫不敢偏離軌道。
在老師眼裏,她是榜樣;
在同學眼裏,她是老師的"眼線",一個不敢隨便靠近的孤島。
直到斯里出現。
斯里是從香港轉學來的男孩。
他不怕米拉,也不把她當"老師的狗腿子",反而主動靠近她。
這種特別的關注,讓米拉原本平靜的內心泛起漣漪。
青春最迷人的,就是這種悄然發生的情愫。
某天,米拉和斯里深夜煲電話粥,被母親抓了個正著。
本以為米拉的母親會暴怒,結果她不僅沒阻止,還邀請斯里到家裏吃飯。
出人意料的是,米拉的母親對斯里評價極高,甚至破例允許他們一起學習。
斯里和米拉的關係迅速升溫。
兩人一起在天文社的活動後待到夜深,裹著同一條毛毯聊天;
夜色裡,米拉剋制又害羞地吻了斯里的臉頰……
這些小細節,帶著青春獨有的青澀和悸動。
然而,青春總是伴隨著刺痛的代價。
斯里18歲生日那天,米拉花心思準備了一場驚喜,結果等來的卻是斯里的爽約。
失望之餘,斯里試圖用一個小指勾手的動作道歉。
米拉雖然氣憤,卻還是原諒了他。
可這段感情,始終有一道跨不過的坎......
電影最大的張力,不僅在米拉和斯里的感情線,更在於米拉與母親間微妙的關係。
母親控制慾極強,凡事都要插手。
她一方面不讓米拉和斯里靠得太近,甚至規定他們學習時必須分開坐;
另一方面,卻又主動接近斯里:讓斯里睡她的床、用飯桌上的親切言語籠絡他。
這是什麼操作?
其實,母親的行為背後隱藏著更深的矛盾。
她表面上在"保護"女兒,實際上是嫉妒。
她嫉妒米拉正經歷著她從未完整擁有的青春愛戀。
說白了,這是一場兩代女性間的"暗戰",戰場在心裏,武器是對愛的渴望和對權力的掌控。
當故事接近尾聲時,母親終於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某天,當老師因為米拉成績下滑而訓斥她時,一向嚴苛的母親第一次站出來為女兒辯護。
在那個瞬間,米拉才明白,母親並不是她想象中的"敵人"。
她和母親一樣,都是這個父權社會的受害者,都被剝奪過愛的自由。
而母親也終於明白,女兒不該成為她未完成夢想的替代品,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兩代女性,終於在彼此的理解中找到和解。
電影透過一段母女關係的解構,展現女性在男性缺席時如何彼此影響、彼此療愈。
青春不是一帆風順的榮耀,而是一場痛並快樂的冒險。
成長從來不是爲了別人滿意,而是學會如何愛自己。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