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她还是个普通的日本女记者。
谁能想到,一次工作餐后的人生突变,成了她再也无法摆脱的噩梦。
她叫伊藤诗织。
她曾用四年的时间,走完了一场艰难的维权之路,最终以胜诉告终。
但胜诉的那天,她却没感到任何轻松,反而愈发清楚一件事:自己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这一路上,她遭遇的不只是日本社会对"性"的禁忌。
还有来自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深深恶意。
就在今年,她用镜头记录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拍成了一部纪录片——《黑箱日记/黑箱日志(港)》。
黑箱日记/黑箱日志(港)
这部片子一上线,就在国际影坛掀起了波澜。
但对于了解她故事的人来说,影片背后的真相,比电影本身还要扎心。
故事要从2015年的春天说起。
伊藤诗织当时是个普通的新闻从业者,怀揣着对职业理想的憧憬,她主动联系上了新闻界的"大人物"山口敬之,希望通过他获得工作机会。
饭局上,她喝了一些清酒,明明感觉自己并没有喝多,却很快失去了意识。
再次醒来时,她已经在一家酒店的房间里,身体被侵害。
你以为这就是最糟糕的部分?
不,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她忍着恐惧报警,却被警局要求"描述细节"。
那些警官冷漠的表情和粗暴的质问,几乎让她崩溃。
更令人心寒的是,案件明明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逮捕令也发出了,最终却因"上级命令"被突然中止。
案件被"压下去"后,诗织一度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是不是我太天真了?
但是,随着一次次翻看那天的监控录像,一次次听出租车司机讲起她当晚反复要求下车的细节,她终于明白:不是她的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于是,她站了出来,公开召开发布会,实名指控山口敬之。
这一举动在当时的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让人意外的是,最先对她下狠手的,竟然是"键盘侠"们。
"为什么你要说出来?为什么你不羞耻"?
她被贴上了"爱炒作"的标签。
有人说她是"自甘堕落"。
有人骂她"毁了别人的人生"。
甚至连同为女性的人,也站出来指责她:"你就不能学会闭嘴吗"?
最令人窒息的是,这些恶意并没有因为她的胜诉而停止。
有一天,她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是一名匿名女性:"你让我感到羞耻。作为女人,你应该知道怎么避免这种事"。
诗织说,那天她一整晚都睡不着。
她不明白,为什么受害者要为别人的罪行承担羞耻?
2019年,她终于赢下了民事诉讼,法院裁定山口敬之的性侵行为成立。
那天,记者问她:"胜诉是不是意味着结束了"?
诗织的回答是:"不,胜诉只是一个起点"。
她清楚,法律的判决并不能改变社会对她的看法。
胜诉后,她的生活并没有更轻松。
相反,她和家人无法再住在一起,因为有人暴露了他们的住址;
她在日本的新闻界几乎寸步难行,成了"被封杀"的人。
而那位施暴者山口敬之呢?
依然活跃在媒体圈,甚至还能继续报道大新闻。
她拍这部纪录片,不是为了控诉,而是为了前进
这些年来,诗织没有停下脚步。
她写了书,书名叫《黑箱》。
在这本书里,她不仅记录了自己的故事,还试图告诉更多人:沉默只会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糟。
今年,她更是亲自掌镜,把所有的痛苦和挣扎拍成了《黑箱日记》。
很多朋友都劝她:"你真的要拍吗?这不是揭自己的伤疤吗"?
诗织的回答是:"如果我不拍,我会后悔一辈子"。
影片的最后,有一个片段让人记忆深刻。
诗织站在一棵樱花树下,眼含泪光地说:"这几年,我都不敢看樱花。因为每次看到它们盛开,我就会想起那一天"。
可她还是站在那里,任由风吹动花瓣,轻声说了句:"但总有一天,我会学会喜欢它们的"。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她不会再害怕。
因为她的声音,会成为更多人勇敢站出来的理由。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