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這樣一部迷你短臺劇,它沒有做太多的宣傳,但劇情內容讓人很有共鳴。
它以當代都市人面臨的戀愛、人際關係、社恐、獨身主義為話題。
該劇探討的話題以及主人翁的生活狀態很符合當下年輕人。
這就是臺劇---《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吃飯》。
該劇由胡宇威、李玲葦、姚以緹、廖苡喬主演。
是一部探討獨身、美食和自我療愈的迷你劇集,獨立呈現男、女主角各自的故事線。
《好好的吃飯》故事中的兩位主角,一個是剛和未婚妻解除婚約害怕獨處的室內設計師湯瑪士。
一個是有著社恐的社會打工人艾蜜莉。
他們卻是在相差3年的不同年代時空。
各自藉着料理美食和自釀果實酒而認識並學習屬於自己的生活,藉由料理來療癒人心。
該劇想要告訴大家,不管是被迫得一個人,或是就是喜歡獨自一人。
只要關注自己喜歡吃什麼,愛吃多少吃多少,不用顧忌他人眼光,因為很多時候吃飽了就沒事了。
現如今的社會,當獨食與獨身已經是一個趨勢時,人們越來越重視個人空間和時間的需求。
該劇呼應這個社會現象, 希望能被胡宇威的料理,還有李玲葦的果實酒,好好的療愈到。
胡宇威在劇中將動手做與未婚妻姚以緹原訂在婚禮上宴客的臺菜。
私下就喜歡做菜的他完全不需要手替就能完美呈現難度頗高的臺菜料理。
劇中有著社恐的李玲葦喜歡一個人自釀果實酒,重現劇中的療愈料理。
胡宇威被問到哪道難度最高?
他說:“紅燒蹄膀,因為要選最好的部分,過程要先炙燒,要給時間熬煮,還不能煮太熟會散掉。”
“這是某一天晚上給我的驚喜,超好吃的,但她再也找不到配方,之後想試著再煮,但已經煮不出那個味道 。”
胡宇威、李玲葦、姚以緹、廖苡喬也分享自己的療愈美食。
胡宇威最愛媽媽煮的牛肉麪、爸爸的肉絲炒飯;
李玲葦喜歡任何的起司、乳酪料理,尤其是重乳路蛋糕:
姚以緹則是喜歡睡前吃來一客加一顆溏心蛋。
至於什麼料理一個人做最療愈?
胡宇威、姚以緹不約而同都提到稀飯,胡宇威說:“稀飯配肉鬆、豆腐乳,超療愈。”
李玲葦則推薦早午餐,“煎蛋過程超療愈,且一定要加培根。”
廖苡喬最愛番茄胡蘿蔔湯,“可以加雞蛋、蛋、豆腐下次煮,喝熱湯,又可以補充蔬菜和蛋白質,可以快速療愈。”
整體而言,這部劇以喜歡獨處與被迫獨處的2個人為物件,探究當代都市人的內心世界。
溫暖又治癒,能夠在主角的故事中,找到自身的共鳴。
該劇共計6集,每集15分鐘,不妨一看。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