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看似無邊的劇海中,真是什麼劇都有機會遇到
今天,我要聊的這部劇,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想象一下,一部僅有四集的動畫劇,居然在鴿了整整四年之後才肯露面
而且,更離奇的是,這部劇的第二集和第一集簡直是判若兩劇
讓我們來詳細剖析一下這場荒誕的劇情。
第一集,無論是畫風還是劇情,都可以說是精心打造,堪比行業的佼佼者——就像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可口可樂、康師傅、銀鷺,每一個都是人們熟悉的味道
然而,到了第二集,一切都變了調子,彷彿是被山寨過的可日可樂、康帥傅、銀駕,讓人大跌眼鏡
畫風?從精緻變成了草率。
劇情?從流暢變成了牽強。
觀眾們的反應也是迅速而直接的——紛紛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痛斥這種差異,這明顯的質量下滑。
面對觀眾的憤怒,製片方竟然出來澄清,聲稱他們也是受害者,這種無力的辯解,不由得讓人覺得這不僅是一部劇的失敗,更像是一場預謀已久的欺詐。
來看看——
《漩渦》
01
伊藤潤二,被譽為日本恐怖漫畫界的鬼才,有著“二子”這樣的別稱。
他的外貌文雅,性格卻極為內向,常常顯得優柔寡斷,似乎總是順從於命運的安排。
他自己曾經用三個詞來形容自己:手腳冰冷、心懷不安、隨波逐流。
這樣的他,卻對恐怖元素情有獨鍾,創作了無數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漫畫,融合了恐懼、厭惡、黑暗和極端的元素。
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之路,源自於他的童年時期。受到姐姐的影響,他對恐怖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非常崇拜的上一代漫畫大師楳圖一雄和古賀新一,他們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他。
楳圖一雄的作品多以恐怖為表皮,深挖人性的黑暗面;而古賀新一則以其獨特的恐怖視角和深刻的社會批判聞名。
在從齒科技工士專門學校畢業後,伊藤潤二並沒有直接從事漫畫創作,而是先成爲了一個齒模技工,同時兼職繪製漫畫。
1986年,他的漫畫生涯迎來了轉折點,他向《月刊Halloween》投稿了《富江》,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富江,是根據他一位不幸車禍去世的同學原型創作的。
伊藤潤二曾說: “她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我感覺她似乎一直在我身邊,這種感覺最終化作了富江這個角色。”
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不僅僅是簡單的恐怖故事,他的作品深刻地探討了人性的複雜和社會的陰暗面。
他透過扭曲的線條和壓抑的畫風,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轉化為恐怖的源泉,從而挑戰讀者的心理極限。
他的作品如《至死不渝的愛》、《漩渦》、《魚》、《人頭氣球》等,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極高的評價。
儘管伊藤潤二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極端的想象力,但他的作品中也不乏溫柔和純真。
他常用一段純真的愛情故事來平衡那些黑暗和絕望的主題,即使這段愛情註定短暫和悲慘。
這種對照不僅增加了故事的深度,也使得他的恐怖漫畫別具一格,成爲了恐怖漫畫中的一股清流。
伊藤潤二的藝術生涯證明了,即使是最平凡的日常,也可以是無限恐怖的源泉。
他不僅僅是一個漫畫家,更是一個能夠將恐怖和美學完美結合的故事講述者。
他的作品讓無數讀者在恐懼中找到了美的感受,這也是他作品永恆魅力的所在。
02
在一個平凡的午後,伊藤潤二的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陣刺癢,他忍不住伸手去抓。
就在這一刻,他的思緒被帶到了耳內蝸形的耳蝸上,思維開始像漩渦一般旋轉——從耳蝸到蝸牛,再到螺旋,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構想。
這就是《漩渦》的起源
《漩渦》的故事透過主角五島桐繪的眼睛展開,她的家鄉黑渦鎮上接連發生了一連串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
而所有這些事件,都與漩渦有著莫名的聯絡。桐繪的父親在一陣急風中神秘消失,母親也在一夜之間無影無蹤。
更詭異的是,她的弟弟竟然變成了一隻半人半螺的怪物,從此下落不明。
桐繪的男友齋藤秀一,是最早察覺到這一切背後詛咒的人。可惜,他們倆最終未能逃離黑渦鎮的怪異命運。
齋藤的家庭也遭受了不幸,他的父親對漩渦圖案的迷戀達到了病態的程度,最後甚至在一個木桶裏將自己扭曲成漩渦狀,慘死。
齋藤的母親目睹了這一切後,被極度的恐懼支配,甚至割掉了自己的耳蝸,試圖逃離這一切恐怖。
不僅家人,桐繪的同學們也未能倖免。
黑谷阿佐美因為額頭上的傷疤而備受矚目,但她的嫉妒心讓她採取了極端的行為,最終她的傷疤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將她自己和她的追求者一併吞噬。
另一位同學關野因為嫉妒桐繪,嘗試透過捲髮比賽吸引注意力,結果生命力被自己的頭髮吸盡,化作一具空殼。
《漩渦》不僅是一部恐怖漫畫,它深刻地探討了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
伊藤潤二透過這部作品展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以及那些看似日常的小事背後隱藏的巨大力量。
這些力量如同漩渦一般,不斷擴大,最終吞噬一切。
漩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它在日本文化中也象徵着集體的無意識和隱形的社會力量。
它代表著不可避免的毀滅與重生,是一種永恆的迴圈。黑渦鎮的故事雖然結束,但漩渦的力量仍舊潛伏,等待下一次的覺醒。
伊藤潤二透過《漩渦》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既真實又超現實的世界,讓我們在恐懼與驚喜中不斷探索,直麪人性的深淵。
這是一部讓人難以忘懷的作品,它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生活中不經意間,哪些小事可能正悄悄演變成吞噬一切的漩渦。
03
伊藤潤二的作品與影視改編似乎總是格格不入。每次改編嘗試,似乎總是難以捕捉到原作的魅力,彷彿註定要讓作品失色。
從《富江》系列的九部電影到《至死不渝的愛》,無一例外,它們似乎都未能真正還原漫畫中的那種陰森與詭異。
特別是《至死不渝的愛》,其過度浮誇的表演和平庸的劇情,讓人感覺不到半點原作的精髓,反倒像是一部典型的俗氣愛情片。
再看《人頭氣球》,本應是恐怖片,卻因為低廉的特效和滑稽的表現,變成了一場荒誕的喜劇。
而《富江最終章:禁斷的果實》和《富江:另一張面孔》,則是在改編上大打折扣,讓原著粉絲頗感冒犯。
2019年,當《漩渦》宣佈將由長濱博史導演的動畫短片形式在Adult Swim頻道播出時,這一訊息本來充滿了希望。
畢竟,長濱博史曾經執導過《蟲師》和《惡之華》,這些作品都極具風格和深度。然而,將一部內容豐富、篇幅龐大的漫畫壓縮成四集短片,無疑是一大挑戰。
動畫版《漩渦》的首集雖然讓人眼前一亮,黑白的畫風、精細的線條和那詭異的音樂,似乎預示著這次改編能夠做到與衆不同。
但緊接著的第二集卻讓所有的期待瞬間坍塌,畫質粗糙、人物形象大打折扣,與首集的高質量形成了鮮明對比。
面對觀眾的強烈不滿,製片人Jason Demarco的迴應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他的推文雖然表達了製作團隊的無奈與辛苦,但也暴露了一個事實——即便是在多次延期之後,最終呈現的作品仍舊難以令人滿意。
伊藤潤二的作品在漫畫界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其影視改編的歷程卻充滿了坎坷。
每一次嘗試似乎都在證明,將這些充滿特色的恐怖故事轉化為影視作品,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
而《漩渦》的這一次改編,不幸地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有更多的改編嘗試,但可以肯定的是,伊藤潤二的作品與影視改編之間的這種尷尬關係,可能還會繼續。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見證了創作的不易,也體會到了原作粉絲的失望。
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一部作品真正做到既尊重原著,又具有影視化的魅力和力度。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