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小說會讓影視人望而卻步,公認"不可能改編"?
答案是《百年孤獨》。
這本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鉅作,憑藉魔幻現實風格驚豔了世界,卻也憑藉它難以駕馭的敘事和龐雜的家族故事,成為影視化的噩夢。
可網飛偏偏不信邪。
斥巨資拿下版權,用了4年時間,調動超過兩萬名演員,在哥倫比亞的多個城鎮實景拍攝,終於把《百年孤獨》搬上了螢幕。
這不僅是影視圈的一場豪賭,更是一場註定爭議的冒險。
百年孤獨
故事還沒開始,就把觀眾的腦子攪了個天翻地覆: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開頭一出口,瞬間把人甩進了三個時空,分不清是過去還是未來。
網飛不光保留了這句原文,還用精緻的鏡頭語言,把布恩迪亞家族這個"時間的怪圈"引入觀眾視線。
小鎮上的婚禮,熱鬧得像過節。
新郎何塞和新娘烏蘇拉被人群簇擁,接受祝福。
可表面上的喜慶掩蓋不了背後的爭議:他們可是有血緣關係的表兄妹!
這種婚配在村裏被看作禁忌,長輩更是威脅他們:"生下來的孩子可能會長豬尾巴"。
烏蘇拉信了。
新婚夜,她穿著母親特意準備的"貞操帶",嚴防死守,不肯讓何塞越雷池一步。
何塞開始還笑她迷信。
可幾個月下來,夫妻倆的生活卻被壓抑得像一鍋隨時會爆炸的蒸汽。
意外從一場鬥雞開始。
一次鬥雞比賽上,何塞的公雞出盡風頭,把對手的鬥雞啄得血肉模糊。
當所有人為何塞歡呼時,輸家普魯丹修卻譏諷了一句:"你那隻雞,也許能幫你解決夫妻問題"。
這句話像一根刺扎進何塞心裏。
他一言不發,直接挑了普魯丹修決鬥。
決鬥的結果簡單粗暴:何塞一槍捅死了對方。
鎮上的人都說他殺得光明正大,可烏蘇拉卻徹底慌了。
她不僅見到普魯丹修的魂魄夜夜徘徊在家門口,還覺得自己的日子過不下去了。
爲了擺脫纏人的鬼魂,也爲了逃離這個被詛咒的地方,何塞帶著烏蘇拉和一群追隨者開始了漫長的遷徙。
他們翻山越嶺,穿過危險的沼澤地,一路風餐露宿。
烏蘇拉在旅途中生下了一個男孩。
但噩夢始終纏繞著她,她總擔心孩子會變成怪胎。
終於,有一天,何塞做了一個夢。
在夢裏,他看見一片荒野變成繁華的城市,充滿了生機與自由。
他醒來後立刻宣佈:"就這裏了!我們要在這裏建一個新家園,不再受任何人擺佈"!
就這樣,一個名為"馬孔多"的小鎮誕生了。
這裏成了布恩迪亞家族的起點,多年的愛恨情仇,也將在這裏拉開序幕。
別以為建個小鎮就能萬事大吉,布恩迪亞家族的故事從一開始就註定充滿矛盾。
何塞雄心勃勃地想讓馬孔多成為樂土。
但烏蘇拉卻發現,這片土地彷彿籠罩著某種無形的詛咒:一切看似新生,實則潛藏著不安。
比如何塞,他性格執拗,時常陷入莫名的狂熱。
他迷上了鍊金術,想用鐵匠鋪煉出金子,卻把自己搞得精神失常。
最終,他甚至開始和幻覺對話,徹底淪為村裏的瘋子。
再比如家族的後代。
烏蘇拉最擔心的"豬尾巴詛咒"並沒有在第一代應驗。
但隨著家族的不斷繁衍,血緣關係越來越複雜,這個詛咒彷彿在黑暗中悄悄積蓄著力量......
如果你想問,《百年孤獨》到底講的是什麼?
那隻能告訴你,它講的是"人類的宿命"。
布恩迪亞家族幾代人都在馬孔多拼命掙扎,試圖掌控自己的命運。
但最終發現,他們不過是歷史的一部分。
所有的抗爭,所有的努力,最終都繞不開孤獨。
而這個孤獨,不是簡單的情感缺失,而是一種深入靈魂的分裂:
他們渴望自由,卻無法逃離自身的慾望;
他們追求幸福,卻被家族的詛咒緊緊束縛;
他們試圖改變,卻又在輪迴中走向同樣的結局。
網飛的這次改編,可以說是"膽大心細"。
從第一集來看,它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充滿矛盾的家族,神秘莫測的小鎮,以及現實與魔幻的完美交融。
鏡頭語言上也下足了功夫,無論是叢林中的跋涉,還是鬥雞場上的火花,細節都被刻畫得生動且有層次感。
但不可否認,這種超現實的敘事方式,對習慣了流暢線性故事的觀眾來說,有些勸退。
尤其是人物繁多、時間跳躍頻繁,如果沒有耐心去梳理,很可能會覺得情節雜亂。
但或許,這部劇的最終意義,不是為我們提供一個完美的改編。
而是為這部曠世奇作開啟了另一扇門:讓那些被文字嚇退的觀眾,有機會一窺馬孔多的世界,有機會感受到布恩迪亞家族的掙扎和孤獨。
畢竟,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這百年孤獨中的一部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