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於2024年推出的泰國科幻系列劇《未來與我》,該劇透過四個獨立但又相互關聯的故事,探討了科技對泰國社會與道德觀念的影響。
每集聚焦於不同的社會議題,以科幻的外殼包裹著深刻的現實思考。
第一集:《害群之馬》
泰國的本土科幻,可能確實得從變性入手,本集用了克隆+變性兩大傳統科幻倫理主題。
故事從泰國首位女宇航員Noon的意外死亡開始。
她的丈夫Nont,無法接受妻子的離去,決定利用克隆技術將她復活。
然而,這一行為引發了關於生命、死亡、倫理和愛情的深刻討論。
Noon的克隆體雖然擁有她的外貌和記憶,但她是否還是原來的Noon?Nont的愛是否自私?
這一集不僅探討了克隆技術的倫理邊界,主題也比較老生常談了。
第二集:《反烏托邦樂園》
第二集也是最大膽的一集,感覺是Netflix的尺度,但居然是泰國的,很魔幻。
X愛機器人成爲了這一集的主角。
加馬略城的女孩Jessica創立了一家名為“天堂X”的初創公司,致力於提供由專業X工作者採集的資料庫開發的X機器人服務。
這一集探討了X工作者權益以及科技與道德的關係。
Jessica的機器人雖然受到了廣泛歡迎,但她卻不得不面對來自各方面以及內心道德的重重壓力。
而實際上剝離出來的是女主對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的傷痛之路。
第三集:《先知》
隨著科技的發展,一種名為ULTRA的人工智慧裝置開始挑戰傳統佛教的地位。
前IT工程師Anek目睹了人們逐漸遠離寺廟,轉而依賴ULTRA來獲取功德和教義。
這一集深刻探討了科技對宗教信仰的衝擊,以及個人在科技進步中的身份認同和道德選擇。
Anek試圖阻止佛教被資本主義吞噬,但他的努力能否成功?
第四集:《章魚女孩》
全球變暖導致的極端氣候成爲了這一集的主題。
在未來30年的泰國,持續的降雨引發了一場瘟疫,世界衛生組織發明了一種“水人”疫苗,但接種者卻長出了章魚般的觸角。
故事透過兩名小女孩Kalpangha和Minna的視角,展現了人們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掙扎和道德困境。
這一集不僅具有克蘇魯式的恐怖氛圍,更深刻反思了全球變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未來與我》每集故事都獨立成章,卻又相互呼應,共同構建了一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未來世界。
Netflix將未來科幻與泰國本土化結合,呈現了這部天馬行空的作品。
其獨特的科幻設定值得一看。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