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每一個民族都有的風俗習慣,並且是一種繼承性極強、最不易動搖泯滅的民俗事象。
日本的新年才過完沒多久,中國的新年也快來到了。
同樣是過年,兩國的新年有什麼差異呢?今天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差異1、新年時間
日本的新年是按照公曆,每年的1月1日。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日本過的是農曆新年。明治維新之後,由於西方文化大量傳入,日本人才開始按照公曆過新年。
但是,日本新年依舊保留了一些稱呼。比如每年公曆12月31日被日本人稱之為“大晦日(おおみそか)”,也叫除夕日,而元旦被稱為初一或者是“元日”,1—3日統稱為“三箇日”。
休假時間: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為日本全國休假日。
中國的新年是按照農曆,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
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農曆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無論如何,它都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
休假時間:每年的除夕——農曆正月初七為中國全國休假日。
差異2、年飯/年夜飯
日本在正月裡日本人民也會準備很豐盛的年菜。日本的傳統年飯多來自於傳統的食品,主要有御節料理、屠蘇酒、雜煮、紅豆甜粥和蕎麥麪。
中國最重要的一頓飯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的那頓年夜飯,是每年新年前的重頭戲,豐盛的年菜會擺滿一座,名堂很多,各地都不同,也各有講究。
差異3、新年晚會
日本人民也會在12月31日的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圍著電視欣賞日本人自己的“春節晚會”——“紅白歌合戰”也就是“紅白歌會”,由日本廣播協會(NHK)每年舉辦,是代表日本最高水準的歌唱晚會。
中國人民習慣在除夕夜全家人圍著電視觀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春節晚會。
差異4、初詣/守歲
日本在新年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習俗——“初詣”,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去神社或寺院參拜,祈求新一年家人朋友和自己健康平安,通常是在12月31日晚上或者1月1日早上。
中國有守歲的傳統,就是在舊年的除夕夜裏不睡覺,點歲火(即點燈燭),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寓意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
差異5、新年裝飾
日本最常見的兩種裝飾物分別為鏡餅、門鬆。
擺門鬆是比較常見的習俗,門鬆是一種有松枝,竹子做的裝飾品,放在大門兩側,寓意請年神(在日本宗教中,叫“歲德神”)路過時稍作停留並送上祝福,保佑健康長壽。
鏡餅是日本過新年時,用以祭祀神明的一種用米飯做的年糕,用以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
▲屋內擺放“鏡餅”(一種年糕餅,上面放一個桔子)
日本也會有過年剪紙貼窗花的習俗,日本的剪紙主要為鶴、龜等象徵長壽的動物,將剪紙貼在住宅內外,祈禱平安。
中國是在門窗上貼福字和春聯,主要是爲了新年祈福、吉祥如意,保平安。中國則以十二生肖及龍鳳吉祥剪紙系列居多。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