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年要做什麼?正月裡各種活動的由來以及怎樣過正月?
本篇文章整理了關於新年的事情,以及新年活動的由來。透過瞭解正月活動的由來和迎接年神的一系列故事後,就能更好地理解新年要做的事情以及新年的度過方式。
什麼是新年?正月活動的由來・意義和度過方式
原本“正月”是1月的別稱,但一般來說,正月是1月1日~1月7日(根據地方不一樣,到15日或20日)的期間。通常指“鬆之內”或一連串的正月活動結束後“正月事終”的1月15日(有的地方是到20日)的“小正月”。
另外,在“正月”字首上“お”表示特別的心情,而把1月稱為“睦月”,表示新年一家人團聚的樣子。很多人過新年時會和家人一起吃壽司、交換新年禮物,但每一件事都包含著重要的意義。知道正月行事的意義和由來後,應該就能恍然大悟。透過瞭解這些,也能讓新年過得更充實。
首先,從大家意想不到的新年由來開始介紹。
新年的由來~迎接年神的正月活動
自古以來,新年的“新年神”為帶來一年的幸福而降臨到各個家庭。年神是祖靈神,也是田神、山神,因此與子孫繁盛和五穀豐收有著深切的關係,並賦予人們健康和幸福,被稱為“正月神”、“歲德神”。
爲了迎接那一年的神來慶祝,並獲得許多幸福,各種新年活動和習俗誕生了。以“迎接”新年來表示,或“一年的計在於元旦”,也是因為新年迎接年神,新年的活動和習俗中,有圍繞年神一系列的故事。感覺好像我們正在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這很有趣。
即使時代變遷,新年的活動和習俗也會被傳承下來,而且每一種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正月活動・正月要做的事情
大掃除
在迎接年神之前,進行大掃除,清理神龕、佛壇和房屋。據說一年中積聚的灰塵掃除,從角落到角落清理乾淨,年神會賜予許多利益,這源於12月13日在江戶城舉行的“掃塵”。
從掃塵開始準備過年,所以12月13日被認為“開始過年”。
門鬆
門鬆是讓年神毫不猶豫地前來的導遊角色,作為年神在場的標誌,在門前裝飾。自古鬆為神木,舊時庭前多置一鬆。之後,在門前左右一對排列著雄鬆和雌鬆,並附上吉祥物的竹子和梅子,一直延續到現在。
裝飾門鬆的期間=年神在場的期間,所以稱為“鬆之內”(一般到1月7日為止),新年問候、新年賀卡交換、初參拜也是在鬆之內。
掛繩/掛飾
這裏是迎接年神的神聖場所,所以人們會用繩索或裝飾。
圓形年糕(鏡餅)
圓形年糕是供奉年神的祭品。源於正月吃硬年糕的“打牙祭”儀式。鏡餅這個名字來源於作為神靈居住的地方用於神事的圓形鏡子,圓形年糕也表示靈魂。另外,它以大小兩段表示太陽和月亮、陽和陰,也包含了圓滿歲月的含義。
跨年蕎麥麪
跨年蕎麥麪是爲了祈求長壽而在除夕夜吃。江戶的城鎮居民喜歡在忙碌的月底可以迅速吃到的蕎麥麪的“晦日蕎麥麪”的風俗,在除夕留下來,在日本各地有可以瘦可以長壽的“壽命蕎麥麪“、運氣好的”運氣蕎麥麪“、財富上升的”福蕎麥麪“、與苦難斷緣的”緣切蕎麥麪“等稱呼和俗語。
藥味的蔥,是表示消除疲勞的“勞累”、表示祈禱的“祈禱”、淨化或淨化神職的“禰宜”等詞語,表示一年的努力,祈禱新年的幸福。
除夕夜的鐘聲
除夕夜,人們認為是不睡覺等待年神的日子。在此之前,寺院爲了進行除夕,會在深夜零點鐘敲108次除夕鍾,除去人的煩惱(也有說法是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氣候合計爲108)。神社會舉行“大祓(おおはらえ)”“年越の祓”,以淨化罪孽和汙穢。
初日的日出
初日的日出是象徵新年的開始。也有說法說年神會隨著日出而降臨,於是他便到風景好的地方去拜年頭一次的日出。特別是在山頂迎接的日出被稱為“御來光”。
這樣迎接年神後,必須進行款待。熟悉的新年活動,都是和來我家的新年神一起慶祝新年。
年節料理
年節料理是為供奉年神而準備的供品。原本,在季節的節點上進行的節供料理被稱為“御節供”、“御節料理”,後來只指正月。以供灶神休息的物品為中心,有許多祝願家庭繁榮的吉祥物,將喜悅重疊地裝入多層方木盒裏。
屠蘇酒
爲了在新的一年裏也能健康地度過,驅除邪氣,祈求不老長生的藥酒。寫為“屠蘇”,意為屠除邪氣,使靈魂復生。在飲用方式上,也有新年特有的獨特禮儀。
燴年糕
燴年糕是用來把年神獻給的餅放下的料理,透過吃來獲得新年的力量(年魂)。原本是酒宴前食用以穩定胃腸的開胃菜,也有說法說是爲了保護臟腑而被稱為“保髒”。後來,它變成了放入年糕煮各種東西的“雜煮”,並且逐漸出現各地特色。
若水
若水是為供奉年神或製作雜煮,在新年第一次汲取的水,據說飲用此水可以驅除一年的晦氣。
壓歲錢
壓歲錢是從父母將新年力量(年魂)的象徵年神之魂所寄宿的圓形年糕分給家人開始的,因此被稱為“御年魂”、“御年玉”。
賀年卡
爲了在年初互相祝賀,最初是到對方那裏去問候新年,但不能去問候的人開始寄信,不久之後就成了現在寄新年賀卡的習慣。
這樣過完元旦後,緊接著就是歡天喜地的過年活動了。年初的例行活動有什麼意義呢?
新年第一次參拜
據說在年初參拜的話,會增加新年的幸福。初參拜原本是向自己居住的地區的氏神致新年問候,但後來爲了求利益,人們開始到年神所在方位的神社進行“惠方參拜”或到著名的神社參拜。
新年第一寫
寫下自己的新年願望和目標。又稱“吉書”,起源於面向年神所在的吉祥方位寫祝辭和詩歌。在新年開始的1月2日進行。
初夢
因為初夢預示了當年的運勢,所以用夢的內容來占卜新年的運勢。爲了夢見吉夢,會在枕下鋪上寶船或獏的圖畫,或者唸誦迴文。
七草粥
據說1月7日吃七草粥,一年不生病。本來是“人日節句”的五節句之一,也有緩解正月大吃大喝的疲憊胃腸的效果。
鏡開き
透過吃圓形年糕,祈求年神的力量,保佑無病息災。另外,開啟鏡餅也有送年神的,正月到此告一段落的意思。原本是1月20日,但由於與德川家光的月死日重疊,所以改為開始工作時的11日。
小正月
1月15日吃小豆粥,祈求無病息災,或在柳枝上裝飾紅白的年糕花(也稱為麻玉)祈求豐收。從前把這一天定為正月,元旦被稱為“大正月”,1月15日被稱為“小正月”。元服(現在的成人式)也在這一天舉行。
大正月是迎接年神的活動,而小正月的特點是豐收祈禱和家庭活動較多,因此,作為鬆之內忙碌的女性休息日,也被稱為“女正月”。
新年焚燒(左義長)
左義長是1月15日小正月點燃新年裝飾品和字幅的活動,據說年神乘著煙回到天上。“左義長”源於用三木杖(sagicho)的青竹燒新年飾物,但在各地有“どんどん焼き”、“とんど”等多種稱呼。據說,如果吃了用這種火烤的年糕等,就可以無病無災。
這樣,告別了年神新年活動也結束了,因此也有地方將1月15日稱為“新年事畢”,到15日為止被稱為“鬆之內”。
瞭解一系列的來源後,讓我們心情愉快地度過新年!希望新的一年也是美好的一年……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MrHUZ0qNfAcCJ1ig7Ey_VQ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