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醫療保險領域迎來了一項重大變革,針對Medicare(紅藍卡)參保者的藥品費用自付上限被設定為每年2000美元。
這項新規源自《2022年通貨膨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其核心條款旨在大幅降低醫療保險參保者的處方藥開銷。
這一變革預計在實施初期將惠及超過300萬Medicare參保者,並預計到2029年,受益人數將增加至400多萬。
此外,這項政策還包含其他減負措施,包括:
胰島素費用上限:每月自付費用限制為35美元,緩解糖尿病患者的經濟壓力。
免費疫苗覆蓋:包括針對流感、肺炎等常見疾病的疫苗接種。
藥品價格協商權:政府將與藥品製造商協商價格,推動藥品成本下降。
分期支付選項:參保者可選擇在一年內分期支付高昂藥費,緩解即時經濟壓力。
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超過50萬參保者已經受益於藥品費用的臨時上限,平均每人節省約1800美元。
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提供的資料顯示,2025至2029年間,約40%的受益者每年可節省1000美元或更多。這些措施將極大緩解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因藥品高昂費用而面臨的經濟壓力。
儘管如此,目前調查顯示,只有約三分之一的65歲及以上的美國人知曉這項新規。為提高公眾認知度,聯邦政府計劃透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並補貼保險公司以平衡可能的保費上漲。
雖然新規帶來了顯著利好,但仍有侷限性和挑戰:
B部分藥品不受影響:例如用於化療或輸液的藥品並未納入上限範圍,相關患者可能仍需承擔較高的費用。
保費上漲風險:由於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更多藥品費用,部分保險計劃的保費可能上漲。儘管聯邦政府已提供約50億美元的補貼以平衡成本,這一變化仍可能引發市場反應。
政策普及與實施:政府需進一步加強政策的普及力度,讓更多參保者瞭解和利用這一政策。同時,確保實施過程中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利益平衡,將成為政策落地的關鍵。
新規的實施標誌着美國醫療保險制度向患者友好和可負擔性邁出了重要一步。
透過藥品價格上限、費用分期和免費疫苗等政策,Medicare參保者將能夠更安心地獲取醫療資源,特別是那些長期依賴高價藥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希望更多老人能從中獲益。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