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組織,小到一個家庭,其存在和變遷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受到客觀因素約束。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組織單位,有功能,有效能。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家庭最核心的功能是:1.生物功能,它是一個人口再生產單位;2.經濟功能,它是經濟共同體;3.教育功能,它是文化、習俗和價值觀的傳承單位;4.它是一個情感支援單位,為家庭成員提供歸屬感。具體說,男女結婚組成家庭,就像組成公司,在內部透過分工,比如男耕女織,共同創造財富。透過婚約,保護私有財產。夫妻共同創造產品,生兒育女,傳承人類基因。此外,家庭是每個人社會化的第一場所,它塑造人的品格、行為、認知和價值觀,就像每個企業都要有企業文化,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調性。家庭核心功能的重要性,順序遞減。
歷史上,中國傳統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承擔著養老等保險功能,但商品經濟的現代社會,養老等保險功能已經開始為社會所承擔,大家庭也逐漸瓦解,家庭單位縮小。
家庭的效能是指家庭在實現其功能時的效率、質量。它反映了家庭結構和家庭成員之間互動的健康程度及有效性。效能良好的家庭,成員溝通有效、關係和諧、互相尊重,相互支援,衝突較少且能有效解決。
功能是基礎,效能是最佳化。一個功能良好和完備的家庭,可以穩定存在,即便得不到更高層次的滿足;而失功能的家庭,效能再好,也不是構成家庭的必要條件。
家庭規模和結構、功能和效能並非靜止不變,隨著家庭生命週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會發生改變。例如,年輕家庭可能更多注重經濟和生育功能,大家庭承擔著養老和經濟互助功能,小家庭放棄了許多社會職能,更加重視效能。
為什麼說門當戶對的婚姻更容易長久呢?
“門當戶對”是一個傳統的婚姻觀念,指夫妻雙方在社會地位、家庭背景、經濟條件、教育水平和文化價值觀等方面較為接近。門戶相當的兩個人或者婚姻具有以下特點:
1.共同的價值觀和文化背景。雙方來自類似的文化或社會背景,通常擁有相似的價值觀、生活習慣和行爲規範,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對方的行為。
2.更容易建立有效溝通。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興趣點或話題,從而增強彼此的情感連線。
3.經濟壓力匹配,經濟矛盾較少。經濟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功能。
4.雙方家庭更容易接納彼此:門當戶對意味著雙方的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相近,父母和家族通常更容易接受對方,減少了家庭矛盾的可能性。
5.婚姻壓力較小:如果雙方的社會階層相近,不會因為婚姻關係而受到社會輿論或偏見的影響,從而使婚姻關係更加輕鬆。
6.更平等的權利關係:平等的關係有助於夫妻在家務分工、財務管理和家庭決策中進行公平的協商,而不是一方主導另一方。
7.對未來的期望更一致:門當戶對的夫妻通常對生活質量、職業發展和家庭建設有類似的期待,更容易在婚姻中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在如何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門當戶對的夫妻往往擁有類似的觀念,避免了不必要的爭執。
8.此外,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通常更容易與和自己相似的人建立長期關係。門當戶對的婚姻更符合這種“相似性吸引”的規律,從而更容易產生穩定的情感連線。
所以答案是:門當戶對的婚姻確實更容易持久,因為它所組成的家庭,在功能和效能方面都比較良好,門當戶對為婚姻提供了穩固的基礎。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