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沒有農曆的春節,只有新年。日本人在跨年的時候吃的年夜飯和中國區別很大——當然,這裏指的是傳統的年夜飯。實際上有很多日本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吃壽司、火鍋等,都很常見。
那麼傳統的日本年夜飯都吃些什麼呢?
首先就是大家都聽說過的御節料理。
御節料理原本是供奉神明用的食物,後來流傳到了民間。因為過去的日本人認為新年開伙做飯是一種禁忌,因此御節料理通常是提前做好後放到盒子裏,吃的時候也不加熱,直接食用,在外國人看來,就像是超豪華的大份便當。
御節料理根據價格不同,內容也不相同。高階的御節料理有三層甚至四五層,最上層的菜盒叫做“一之重”,依次是“二之重”、“三之重”、“與之重”、“五之重”。
按照傳統,一之重裡要放黑豆、魚子、海帶卷和小魚乾等一些小菜,二之重裡放烤魚、烤蝦、烤肉,三之重裡放胡蘿蔔和白蘿蔔做成的紅白相間的醋拌冷盤等,與之重放蓮藕、芋頭、竹筍、香菇等煮過的菜。
嚴格來說,御節料理並不能算“年夜飯”,因為一般的習慣是在1月1日~3日吃。不過在日本的東北地區和北海道,選擇在大晦日(12月31日)吃御節料理的家庭很多。
至於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目前並沒有準確的說法,有人說1月1日纔開始吃,是爲了留著華麗的御節料理招待元旦來訪的客人,或者是爲了慶祝家裏的孩子又長大了一歲。
那麼年夜飯要是不吃御節料理又該吃什麼呢?那就是跨年蕎麥麪。
跨年蕎麥麪日語叫“年越しそば”,吃蕎麥麪跨年是日本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和拉麪等其他麵類相比,蕎麥麪容易咬斷,有“切斷今年一年所有的厄運”的含義。另外,細長的蕎麥麪也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
至於吃麪的時間,日本各地的習慣都不相同,但是因為跨年蕎麥麪的含義,所以一般都會在12月31日的晚上12點之前吃,以免把厄運留到新的一年。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蕎麥麪有冷和熱兩種吃法,但是跨年的時候怎麼吃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完全是看自己的喜好。因為日本人喜歡去神社或者寺院跨年,做新年的第一次參拜,所以選擇熱蕎麥麪的人比較多。
做好的蕎麥麪裏邊還會加入一些配菜,也都有特別的意義。比如加入大蝦天婦羅,蝦在日語裡叫“海老”,本身就有長壽的含義。還可以加油豆皮,因為日本人相信稻荷神的使者狐狸喜歡吃油豆皮,所以被認為是可以提高財運的食材。
有趣的是,在日本各地,跨年蕎麥麪還會根據當地的傳統有所改變,比如在香川縣吃的就是跨年烏冬,在巖手縣就會變成椀子蕎麥麪。
(烏冬)
(椀子蕎麥麪)
雖說和中國的年夜飯相比,日本的傳統年夜飯可能顯得有點清淡,但同樣都包含著祈福迎新的美好祝願。
0則評論